陜教信辦〔2020〕5號
陜西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舉辦陜西省第五屆
中小學(中職)微課與信息化教學創新大賽暨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征集評選活動的通知
各設區市教育局,楊凌示范區教育局、西咸新區教育衛體局,韓城市教育局,神木市、府谷縣教育和體育局,廳屬中等職業學校及有關單位:
根據《陜西省委教育工委、陜西省教育廳2020年工作要點》安排,為進一步提升全省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加快創新型卓越教師培養,帶動全省教育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省教育廳決定舉辦陜西省第五屆中小學(中職)微課與信息化教學創新大賽(以下簡稱“大賽”),并同步開展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征集評選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范圍和對象
(一)大賽面向全省基礎教育各類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及相關教科研人員開展。全省中小學校、教師進修學校、中等職業學校、相關科研單位及研發機構均可參加。
(二)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征集評選活動面向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幼兒園和中等職業學校開展。
二、項目和組別
(一)本次大賽設微課、創新課堂、數字故事、STEAM課程案例四類項目。其中,微課項目增設“學科系列微課程”,倡導和鼓勵教師制作學科系列微課,體現個性化教學風格,培育創新型卓越教師,匯聚適應在線學習要求的優質開放資源。
大賽分小學組、初中組、高中組、中職組四個組別。每個組別均可申報以上各類項目參賽。
(二)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分區域和學校兩類報送。區域案例重點突出市、縣(區)推進教育信息化、支撐教育教學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發展等方面的舉措和成效。學校案例突出信息化與教育教學、教育管理、課程建設、教師發展、辦學特色等深度融合的經驗與做法。區域和學校案例要體現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思路、舉措、實效、創新及特色,應具有示范性和典型性。
我省已獲得教育部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的區域和學校不再報送。
三、程序和時間
(一)大賽通過省、市、縣三級組織參賽,分縣區初賽、市級復賽和省級決賽三個階段逐級開展。初賽和復賽由各地組織開展。經市級復賽推選進入省級決賽的優秀作品,通過陜西教育人人通綜合服務平臺“微課與信息化教學創新大賽官網”(http://weike.sneduyun.com)上傳,在線展示和評審。大賽程序和時間安排如下:
1.縣區初賽:2020年10月15日前。組織教師廣泛參賽,以縣(區)為單位開展評選表彰,推選優秀作品參加市級復賽。
2.市級復賽:2020年11月15日前。在縣區初賽的基礎上,以市為單位開展評選表彰,按照限額推薦市級優秀作品,在省級人人通平臺上傳參加省級決賽。
3.省級決賽:2020年12月。省教育廳組織專家,嚴格評選省級獲獎作品,省級總獲獎率不超過50%。
4.表彰推廣:決賽結束后,省教育廳對省級獲獎作品進行通報表彰,并評選優秀組織獎。對省級獲獎作品進行二次整合加工后面向全省推廣應用。
(二)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按照要求遴選報送(廳屬學校單獨報送),于11月15日前在“微課與信息化教學創新大賽官網”完成上傳。
四、推薦報送要求
(一)大賽項目評審標準和應用案例報送要求見附件1。
(二)全省教師參加大賽,經縣、市逐級評選后,由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向省教育廳推薦參加省級決賽。廳屬單位參賽可直接向省教育廳推薦。各市推薦省級決賽的作品對應填寫《作品申報表》(附件2)。各市評選完成后,市級教育部門統一填寫《參賽作品匯總表》(附件3)。
各市遴選推薦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填寫《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推薦匯總表》(附件4)。
以上兩項匯總表經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簽章后,務必于2020年11月15日前將PDF掃描件報送省教育廳,省級以匯總表為依據在平臺上審核通過,進入省級評審。請各市準確填寫單位全稱、人員姓名、作品名稱、學科學段、參賽項目等內容,避免出現錯誤信息。
(四)各市推薦參加省級決賽的作品和遴選推薦的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均需在線上傳。上傳時間為2020年11月15日—22日,在此期間省級平臺開通上傳審核。上傳要求為:
1.微課、學科系列微課程、數字故事、創新課堂項目,每個作品需上傳的參賽材料有4項:作品申報表、作品視頻、教學設計(或故事腳本)和教學課件。其中,系列微課程還要上傳總體介紹文檔。STEAM課程案例,每個作品需上傳的參賽材料有2項:作品申報表和作品壓縮包(含教學設計、學生學習活動單、學習資源、教學成果等相關內容)。
2.應用案例需上傳1份文字材料和若干個支撐成果材料。文字材料是闡述介紹案例內容的主體,支撐成果材料用于補充說明或佐證文字材料中的相關內容。支撐成果材料格式不限,PPT、圖片、視頻均可。
(五)各市推薦大賽省級決賽作品和應用案例的數量限額見附件5,不得突破。
六、評審和表彰
(一)在市、縣逐級推薦的基礎上,省級通過專家評審、小組合議、會議評審等程序評出大賽一、二、三等獎和省級優秀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由省教育廳進行通報表彰。
(二)省級評選出的獲獎作品和優秀案例,在陜西省教育廳網站(http://www.snedu.gov.cn)和陜西教育人人通綜合服務平臺(http://www.sneduyun.com)公示。
(三)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大賽和應用案例推薦,要開展各級評選表彰,使廣大學校和教師獲得不同層級的激勵,形成“人人參與教學創新、校校具備創新氛圍”的良好局面。各市、縣的工作動態將在大賽官網進行宣傳報道。
(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廣大教師參加本次大賽和活動并獲得省級獎項,記入本人檔案,作為考核、晉升、評聘職稱的重要依據。
(五)省級優秀組織獎評選主要根據各級教育部門的組織效果、響應速度、工作效率、參賽范圍和人數、向省級推薦作品的整體質量、獲獎作品數量和等次等因素綜合評定。
七、工作要求
(一)本次大賽是全省教育信息化年度任務,是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和促進學校信息化融合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應用案例征集評選是培育典型、示范帶動的重要途徑。各市要高度重視,提高認識,認真做好組織培訓和推薦報送工作,廣泛發動參與,提高參賽水平和案例質量,確保優中選優參加省級評選。
(二)所有參賽作品須為原創,不得抄襲或侵害他人版權,否則取消參賽資格。參賽即視為同意在全省推廣和共享作品。各市推薦的應用案例要真實可信,在實踐中產生了積極影響。
(三)請各市(單位)于2020年9月20日前將組織機構和聯系人回執(附件6)電子版報送省教育廳。
聯系人:趙曉聲 029—62396022 張淑源 029—85303224
技術支持電話:4007156688
電子郵箱:snweike@126.com
微信公眾號:陜西微課(微信號snweike)
陜西省教育廳辦公室
2020年9月3日
(主動公開)
附件1
參賽項目評審標準和應用案例推薦要求
一、參賽項目要求
(一)微課。指教師圍繞某個教學主題進行精心設計,以知識點講解、教學重難點講授、實驗演示、操作示范等為主要內容的微視頻課程。微課以視頻(或動畫)為主要載體,時間長度一般在5—10分鐘。微課應體現“短小精悍、精準教學”的特點,呈現完整的信息化教學設計過程。除了“微視頻”,還包括與該教學視頻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習題資料等輔助材料。
作品要求:參賽教師應以教育部頒布的《教師專業標準》和《課程標準》為依據,分學科和學段自選內容,也可自選教學主題(例如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社團課程和趣味主題等),精心設計課程,錄制微視頻,并配套提供輔助材料。
1.教學視頻。視頻制作要符合教學實際需求,可通過拍攝、錄屏、動畫或三者結合的方式靈活制作。要求圖像清晰、聲音清楚、制作精良,能全面反映教學情境,充分展示教學過程。視頻片頭應顯示標題、作者和單位。視頻統一轉碼為mp4格式文件,分辨率不低于1080P,文件大小不超過200M。
2.輔助教學材料。主要包括教學課件、教學設計和其它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輔助材料及教學素材等,與教學視頻共同構成完整的微課資源。
(二)學科系列微課程。指教師圍繞學科知識體系,持續開展微課的設計、制作和應用實踐,形成具有內在知識邏輯聯系的系列微課程(一般要求5節以上),體現教師的個性化教學風格和教學方法,培育創新型教師,匯聚適應在線學習要求的優質開放資源。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創新實踐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倡導和鼓勵廣大教師通過制作系列微課、持續開展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創新,不斷提高信息化教學能力和信息素養,在此基礎上推出一批教學名師。
作品要求:學科系列微課程由3節以上的微課組成。微課之間應具有內在的教學主題和知識體系,符合學科邏輯,具有統一的設計和制作風格,體現教師個性化教學特點,具有良好的教學和學習應用效果。教師申報學科系列微課程,需要提交每個微課作品的視頻和輔助材料(參見微課作品要求),并提交一份系列微課程的總體介紹文檔。
(三)創新課堂。指教師應用新理念、新技術和新型教學方法、教學組織方式與教學策略,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開展教學活動。鼓勵教師積極應用新媒體新技術,創新教學環境和教學組織方式;積極采用混合式學習、翻轉課堂、STEAM跨學科學習等理念,創新教學設計和教學模式;積極開發和運用校本課程、社團課程、興趣課程、綜合課程等特色教學內容;積極展示個性化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方法等,多方面、多維度、多層次地展示廣大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和信息化教學創新能力。
作品要求:創新課堂是一節完整的、標準課時的課堂實錄,幼兒園一般為20分鐘,中小學一般為40—45分鐘。要體現教學活動主要環節,再現創新課堂的設計理念、教學環境、教學組織和總體效果。課堂實錄的格式為視頻,統一轉碼為mp4格式文件,分辨率不低于1080P,文件大小不超過300M。
(四)數字故事。指教師根據已有故事腳本,或從社會生活和教育教學實際出發原創故事腳本,靈活選用ppt、flash動畫和音視頻制作等技術,整合文本、圖片、視頻、音樂、動畫等多媒體元素,將傳統講故事的藝術與信息技術工具結合在一起,形成可視化的故事作品。適用于為低年級學生創設游戲、學習和教育情境。
作品要求:數字故事要突出向善向上、積極樂觀的鮮明主題,體現正確的價值觀。要求文字腳本完整、故事主題鮮明、表現形式新穎,富有教育意義,能有效創設情境,激發高質量的學習體驗和情感體驗。數字故事一般時長為5—10分鐘,為保持作品原貌(如字體和版式等),視頻統一轉碼為mp4格式文件,分辨率不低于1080P,文件大小不超過200M。。
(五)STEAM課程案例。STEAM即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和數學(Maths)五大學科領域的簡稱。STEAM是一種創新教育理念,也是一種跨學科學習方式,其核心目標是打通學科邊界,建立學科知識間的橫向聯系,為學習者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核心素養和問題解決能力。
開展STEAM教育的關鍵是開發課程資源,鼓勵和倡導廣大學校積極開發建設校本綜合課程。STEAM課程是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圍繞一個或一系列學習主題開發的綜合化課程,其中一節或多節完整課時的教學案例稱為STEAM課程案例。為清晰闡述課程開發目的與實踐路徑,案例應包括教學設計、學習活動單、教學資源、教學成果。其中,教學設計文檔應說明選題目的與意義、教學目標、與不同學科的聯系、教學資源和材料清單、教學策略、教學環節、教學評價量規、教學反思等方面內容;教學資源包括課程教學所需的課件、音視頻、教學材料、教學套件、教學素材等各類信息化資源;教學成果可以報送體現教學過程與效果的內容,可以是學生作品、教學過程的圖片和視頻等。
二、參賽項目參考評審標準
1.微課評審標準
創意創新
20分
|
凸顯創意
(10分)
|
在微課設計和構思方面具有巧思妙想,充分體現教師創意,引人入勝。
|
設計有趣
(10分)
|
微課作品具有趣味性,寓教于樂,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
選題價值
10分
|
選題簡明
(5分)
|
針對教學環節中某一知識點、例題、習題、專題、實驗活動等作為選題,類型包括但不限于:教授類、解題類、答疑類、實驗類、活動類。盡量做到“小而精”,具備獨立性、完整性和示范性。
|
重點突出
(5分)
|
能突出教學中常見、典型、有代表性的問題或內容,能有效解決教與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選題大小合適,宜于用微課呈現。
|
作品規范
20分
|
結構完整
(5分)
|
微課結構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體現教學設計的針對性。有片頭和片尾,教學環節完整,提供微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課件等相關材料。
|
教師風采
(5分)
|
教學語言規范、清晰,富有感染力。如教師出鏡,則需儀表得當,教態自然,能展現良好的教學風貌和個人魅力。
|
技術要求
(10分)
|
微視頻時長一般不超過8分鐘;視頻圖像清晰穩定、構圖合理、聲音清楚,主要教學環節有字幕提示等,滿足在大范圍推廣交流的要求,有利于分享優秀教師教學經驗;視頻片頭應顯示標題、作者、單位;鼓勵簡明易懂的微課作品。
|
教學內容
20分
|
內容科學
(10分)
|
內容嚴謹充實,無政治性、科學性錯誤,反映社會發展和學科特點。
|
邏輯清晰
(10分)
|
教學內容的組織與編排,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過程主線清晰、重點突出,邏輯性強,明了易懂。
|
教學效果
30分
|
目標達成
(10分)
|
微課必須服務教學,完成設定的教學目標,有效解決實際教學問題,促進學生思維的提升、能力的提高。
|
教學特色
(10分)
|
教學形式新穎,教學過程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啟發性強,教學氛圍的營造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
形式新穎
(10分)
|
構思新穎,教學方法富有創意,不拘泥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錄制方法與工具可以自由組合,如用手寫板、電子白板、黑板、白紙、ppt、Pad、錄屏軟件、手機、DV攝像機、數碼相機等制作。
|
2.數字故事評審標準
教育性
35分
|
故事主題(10分)
|
簡潔清晰,主題突出,傳遞積極健康、向善向上的價值觀。
|
情節設計(8分)
|
能夠與故事主題吻合,故事講述方式扣人心弦。
|
故事內容(9分)
|
以“敘述”為主,結構明晰,體現對生活的觀察與思考,能夠啟發孩子們思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益。
|
故事情感(8分)
|
激發孩子情感共鳴,發揮育人作用。
|
藝術性
20分
|
畫面效果(8分)
|
色彩構圖和諧,畫面富有美感。文字簡潔、生動、有趣,富有哲理。
|
素材使用(6分)
|
音樂優美、動聽,與畫面及主題相互輝映。
|
聲音效果(6分)
|
普通話標準,聲音優美,配音恰當,營造良好氛圍。
|
技術性
20分
|
工具使用(10分)
|
能較好運用PPT、動畫等工具表達故事。
|
影視技巧(10分)
|
畫面轉場自然順暢,符合影視基本原理,畫面具有美感與“故事”感。對文字與音樂的運用獨具匠心。
|
創新性
25分
|
原創性(10分)
|
重視故事腳本和表現方式的原創性,鼓勵從教育教學生活中原創腳本。也可對經典故事進行創新表現。
|
故事組織(8分)
|
故事組織形式新穎,作品構思新穎,引人注目。
|
畫面表現(7分)
|
畫面的展現形式獨特,作品能“講”出自己的特色。
|
3.創新課堂評審標準
教學環境
(15分)
|
技術運用(10分)
|
積極、合理、恰當地使用新技術,激發學習興趣,拓展學生視野,能夠突破學習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
媒體設備(5分)
|
熟練有效運用新媒體和新設備,營造具有創新氛圍的個性化教學環境,為教學設計提供支持。
|
教學設計
(15分)
|
教學理念(5分)
|
體現教育教學理念。教學設計結構完整,體現學科特點,關注學習者特征,教學方法選用恰當,展現教師教學智慧與經驗。
|
目標內容(5分)
|
教學目標符合新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安排適當,組織合理,重難點突出,能夠發揮信息技術對教學的有效支撐。
|
教學活動(5分)
|
教學活動科學得當,學生參與性高,效果顯著。
|
教學組織
(20分)
|
教學環節(10分)
|
教學過程完整,結構嚴謹,各階段教學任務明確,能夠體現教學模式的特點。教學評價形式多樣。
|
教學藝術(5分)
|
教師教態大方得體,板書美觀大方,普通話標準流暢、口齒清晰,循循善誘,創設快樂課堂。
|
教學互動(5分)
|
師生互動流暢深入,關注全體學生學習狀態,教師、學生與教學材料和媒體設備之間的互動恰切、展示充分。
|
教學創新
(25分)
|
創新性(15分)
|
富有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彰顯信息時代的教與學特征,有利于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
示范性(10分)
|
教學符合學科和學生認知特點,教學活動設計和組織形式科學,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利于推廣普及。
|
教學效果
(15分)
|
學習狀態(8分)
|
學生積極主動參加教學活動,思維活躍,學習氣氛輕松、積極、和諧。
|
目標達成(7分)
|
完成教學目標的要求,關照全體學學習和發展。
|
制作技藝
(10分)
|
制作水準(5分)
|
視頻制作精良,畫面清晰,音質流暢。拍攝和制作符合影視基本原理,完整再現課堂原貌,精準展示師生、生生之間以及師生與教學媒體設備之間的互動。
|
推廣交流(5分)
|
滿足大面積推廣交流的要求,有利于在更大范圍分享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
|
4.STEAM課程案例評審標準
項目價值
(20分)
|
跨學科性(10分)
|
項目目標定義明確,圍繞跨學科概念或某一學科核心概念,將多個學科領域的內容予以融合,形成跨學科學習主題或項目任務。
|
|
聯系生活(10分)
|
項目源于生活現象或與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相關,對于學生成長具有積極意義,有利于學生認識和理解社會生活。
|
|
學習支持
(15分)
|
活動設計(5分)
|
課程活動設計簡潔明晰,符合學生年齡特點,體現學習者中心和學習主體性。
|
|
學習內容(10分)
|
包含項目學習的完整環節,能體現學生定義問題、解決問題、交流反饋等學習過程,學習內容符合STEAM的學科要素和特點。
|
|
課程資源(15分)
|
資源運用(10分)
|
積極、合理、恰當地使用不同的信息化資源,與教與學過程深度融合,拓展學生視野,提升教學效益,創新教學過程。
|
|
寓教于樂(5分)
|
信息化資源具有趣味性,寓教于樂,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
|
教學創新
(30分)
|
合作學習(5分)
|
根據項目需要,學生有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學習的經歷。
|
|
思維發展(10分)
|
教學中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工具,應用思維圖、圖畫、動畫等思維可視化手段來培養學生思維習慣和問題分析能力。
|
|
學科融合(10分)
|
在教學過程中,將STEAM多學科有效融合和統整,做中學、學中做,體現跨學科學習的特色和亮點。
|
|
實踐指導(5分)
|
對學生需要習得的新技能,能夠提供符合學生認知水平有效指導。除教師指導外,也可以引入相關專業人士的指導和支持。
|
|
教學效果
(20分)
|
目標達成(10分)
|
完成設定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或完成相應的項目學習任務。
|
|
|
多元評價(5分)
|
評價對象和維度契合課程內容,充分體現跨學科學習內容的全方位評價,如項目完成度、團隊合作、表達交流、思維訓練等。
|
|
凸顯特色(5分)
|
按文件要求提供的STEAM課程案例,內容完整、展示充分、特色鮮明,充分體現STEAM課程的開發建設理念和教學應用成效。
|
|
|
三、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遴選推薦要求
教育信息化應用案例分區域案例和學校案例兩類。區域案例重點闡述市、縣(區)推進教育信息化、支撐教育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發展等方面的舉措和成效。學校案例突出信息化與教育教學、教育管理、課程建設、教師發展、辦學特色等深度融合的經驗與做法。區域和學校案例應用案例要體現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思路、舉措、實效、創新及特色,應具有示范性和典型性。
(一)應用案例推薦材料按照“1+N”案例包形式提交:
1份文字材料,介紹和說明案例內容,注重過程性、真實性和時效性,文字以第三人稱撰寫,字數3000—5000字。
N個支撐成果材料,補充說明或佐證文字材料中的相關內容。支撐成果材料格式不限,PPT、圖片、視頻均可。
(二)實事求是推薦申報案例,認真總結提煉案例內容,支撐材料要真實可靠,有據可查。案例材料要聚焦主題,見內容、見成效、見舉措,避免大而全面、泛泛而談。
附件2
參賽作品申報表
單位
|
市縣(區)學校(單位)
|
作品
名稱
|
|
類別
|
□微課 □系列微課程 □數字故事
□創新課堂 □STEAM課程案例
|
作者
(含制作人員)
|
姓名
|
性別
|
出生年月
|
學歷
|
職務
|
職稱
|
手機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品
信息
|
學段/學科
|
(如:小學語文)
|
年級/上下冊
|
(如:五年級上冊)
|
教材版本
|
(如:人教版,跨學科或校本課程按照實際填寫)
|
作品簡介
(不少于
300字)
|
使用的技術手段、制作軟件、選題創意、教學設計等基本情況。
|
創新點
|
|
教學應用
情況
|
教學應用的范圍和效果等。
|
版權要求
|
本人承諾:參加微課大賽,遵守我國《著作權法》和《專利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作品不以任何方式抄襲、剽竊他人學術成果,承諾申報作品真實可信,沒有知識產權爭議。
本人同意將作品在全省推廣應用。
作者:(簽字)
年 月 日
|
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專家評審意見
|
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蓋章:
年 月 日
|
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或廳屬單位意見
|
市級教育行政部門(或有關單位)蓋章:
年 月 日
|
省級評審委員會評審意見
|
小組評審
意見
|
小組長簽字:
年 月 日
|
評審組全體
會議終審意見
|
組長簽字:
年 月 日
|
|
|
|
|
|
|
|
|
|
|
|